成本核算
專賣店一年房租三百多萬
眼鏡城幾百元一副的眼鏡,為何會在專賣店以數(shù)倍價格出售?在西單經(jīng)營眼鏡店多年的老侯,跟記者算了一筆賬。在他看來,眼鏡并不像普通百姓想得那樣暴利,“毛利高,成本也高”。
對一家眼鏡店來說,最大的成本開支是房租。老侯的店面積一百多平方米,年租金大約是三百萬元。另一個大頭是裝修投入,也有幾十萬。其他硬件開支如設備、前提投入接近十萬,維護費每年一萬元左右。各種許可證、廣告宣傳費,每年也有數(shù)萬元。
設備是一次性投入,其他如房租、維護、宣傳等費用,每年都必須承擔,而且缺一不可。尤其是房租,在西單這個寸土寸金的核心商業(yè)圈,老侯覺得每天都是在“欠債度日,就像出租車司機一樣,份兒錢的壓力天天在那兒擺著。”
雖然房租高、壓力大,但老侯暫時還沒想過要搬遷,因為西單人流量足夠大,“只要不是實在經(jīng)營不下去,我看沒人愿意搬。你看那邊(西單)大悅城,租金大概是每天每平方米60塊錢,還不是滿租著,沒人愿意走。”
除了房租之外,老侯店里還有一項重要開銷人力成本。老侯的店里雇了三名工作人員一位導購,兩位技術人員。技術人員工資要高一些,三人加在一起,一年得有十幾萬。
“雖然西單人流量大,但看的人多,真正配的人少。所以,很多時候,店里的員工都處于閑散的狀態(tài)。有時候想想,工資發(fā)得有些不值。但沒辦法,這么大的店,三個工作人員加我,已經(jīng)是最小配置了。”
進貨渠道
同樣來自江浙粵
除了這些基礎投入,剩下的就是進貨成本。老侯這樣的店面,店里至少要保證一千多副鏡架、數(shù)量相當?shù)溺R片,此外還有太陽鏡、隱形眼鏡等。在中國,眼鏡產(chǎn)業(yè)最發(fā)達的是江蘇、浙江、廣東等地。老侯的貨源也來自那里。資料顯示,中國第一家眼鏡批發(fā)市場在江蘇丹陽,然后是廣東廣州。眼鏡制造業(yè)最發(fā)達的也是江蘇南部、浙江沿海一帶和廣東深圳等地。
“眼鏡品牌也分三六九等,國內(nèi)的品牌自然要便宜一些。但一些國外知名的大品牌,也會在中國設廠授權生產(chǎn)。當然,廠子也是設在南方,因為那里的中小企業(yè)很發(fā)達。一般來說,廣東的眼鏡制造廠規(guī)模大一點,一些不錯的貨都是深圳的。江浙規(guī)模要小一點。”老侯說,他的店里,江浙粵的貨都有。
問到最核心的進貨價格問題,老侯有些猶豫,他說,其實國內(nèi)進的這些貨,價格差別不會那么大,真正貴的是進口貨!按蠹屹I車、買彩電應該也有感覺吧,就算是寶馬車,國產(chǎn)寶馬和進口寶馬,不可能是一個價啊。”
老侯不愿透露他進貨的具體價格,但他表示,店里不可能都是一個價位的貨!拔視乙恍┬S、小品牌,這種進貨渠道,質(zhì)量也不會差,但價格肯定便宜。另外,再找一些大廠、代工名牌的,這種渠道的話,價格會貴一點。然后就是進口貨,那是最貴的,利潤也是最低的,賣太貴真沒人買。一般這種進口貨,上的也不多。”在潘家園名鏡苑眼鏡城開店的小董告訴記者,他的進貨渠道跟老侯差不多,“大家都是從南方拿貨,所以進價應該是差不多的。只不過,我店里中低檔貨多一點,人家品牌店里的高檔貨、進口貨更多!
- 1
- 2
- 3
- 上一頁
- 下一頁